3月23日,在华电粉煤灰配套项目施工现场,工人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你们项目目前复工率怎么样?施工有没有困难?”杨凌示范区住建局领导与项目经理交谈,详细掌握项目复工情况。据了解,受疫情影响,全区不少在建项目面临因工人无法及时返岗等问题导致的工期拖延情况。连日来,示范区住建部门通过简化施工手续办理流程、上门精准对接服务、积极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多向发力推进在建项目复工复产。
主动出击打好疫情阻击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示范区住建部门抢抓大规模复工前的“窗口期”,按照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提早谋划、主动出击,全力构筑疫情“防火墙”。一是及时摸清底数,对全区建筑工地留守人员进行了细致排查,示范区共有61个在建项目,留守值班人员188人,均无接触史,身体状况正常。二是开展精准防控,制定《示范区在建项目人员信息排查登记表》,通过微信群、QQ邮箱等不见面方式,详细掌握在建项目复工返岗人员信息及活动轨迹,并建立摸排统计数据动态更新机制,确保摸排不漏一人,数据真实可靠。三是大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发放《新冠肺炎防治指南》5000份,发放《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手册》3000份,提高职工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四是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全区建筑工地一律实行封闭式管理,对工地办公、生活区域进行全面彻底消杀,实施联防联控,切实做好复工返岗人员的健康管理,坚决防止疫情输入。
全力帮助企业共渡难关。受疫情影响,全区建筑工地复工同比往年较晚,工期压力较大,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示范区住建局制定印发了《关于支持建筑业企业复工的若干措施》,全力支持建筑业企业尽快恢复正常运转。畅通开工“绿色通道”,对各类工程项目实行复工安全条件承诺审批制。目前示范区61个在建项目中55个已复工,复工率90%,在全省处以领先水平。对疫情防控期间开复工的纳入建筑业劳保统筹范围的施工企业,按工程规模进行一定资金补助,用于企业为职工购买病毒防控、防护用品。目前已有13个项目完成申报。指导企业妥善处理工期延误。规定因疫情导致开(复)工延误的,可依法适用不可抗力有关规定,合理顺延工期,不计违约责任。因疫情不能及时到岗的施工、监理单位关键岗位人员,可由不低于相应资格人员替岗履责。
全力保障项目用工需求。由于大量农民工无法及时返岗,很多在建项目面临用工短缺问题。从2月5日起,示范区住建部门即深入到每个项目工地调研座谈,对复工后用工需求、用工来源进行摸底统计,示范区61个建筑工地复工后用工人员数量为6084人。面对用工短缺问题,示范区住建部门一方面指导帮助在建项目积极挖掘省内劳动力资源,一方面联合人社部门联系省外务工人员填补用工缺口。与此同时,积极协调定点医疗机构帮助有需求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核酸检测,共核酸检测560余人,压缩外地员工返回杨凌后的隔离时间,促进员工尽快返岗工作。目前全区在建项目复工返岗人员5436人,返岗率89%,用工短缺问题已基本解决。
全力解决项目实际困难。在建项目工地人员数量多、劳动强度大、施工面积广,防疫物资消耗量也很大。为此,示范区住建部门多方协调调度防疫物资,帮助在建项目解决“燃眉之急”,向5家建筑企业提供了自购短缺物资,共包含口罩1500个,酒精200公斤、测温仪30个。针对在建项目建筑原材料无法及时进场的问题,住建部门积极协调建筑原材料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全区2个混凝土搅拌站及杨凌周边4个混凝土搅拌站目前均已恢复生产。此外,住建部门还摸查统计全区的碎石、河砂等建筑原材料存量情况,确保建筑原材料供应保障渠道通畅。
下一步,示范区住建部门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安排部署,坚定有力、毫不懈怠,全力推动在建项目全面恢复生产,点对点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面临的用工难、物流难、原材料难、上下游企业配套难等难题,促进项目早建成、早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