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地震局和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陕西省地震局震害防御工作按照"地上建结实、地下搞清楚、公众搞明白"要求,聚焦管理和服务,坚持走工程型和非工程性预防并举的综合防御道路,在基础探测、抗震设防监管、市县管理、科普宣传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陕西社会稳定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贡献。
推进基础探测和成果应用,积极推进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城市地震小区划等防灾基础探测工作开展,服务城市国土利用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领域。十八大以来,组织完成了渭南市活动断层探测和杨凌、商洛、汉中、安康等市地震小区划及关中大震危险性评价项目等基础探测工作,正在开展铜川、富平市地震小区划、兴平活断层探测等省级"防震减灾十三五"重点项目。与省建设主管部门、各市县政府沟通,通过成果介绍会、协调函、培训会等方式将基础探测成果提供给相关政府部门和工程技术人员,组织推广应用。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地震小区划等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国土利用规划、城镇建设规划、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城市地震小区划和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工作。
提升城乡抗震设防水平,主动与省级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开展新一代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宣贯和抗震设防要求专项检查。对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商洛、杨凌示范区的农村中小学校、乡镇卫生院、危房改造项目抗震设防要求进行了检查,对陕南和陕北移民搬迁工程及经济开发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情况进行检查,有力地推进了重要基础设施、学校医院、移民搬迁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城中村改造等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落实。
夯实市县防震减灾能力,积极推进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自2012年以来,省政府与全省所有设区市及韩城市签订防震减灾目标责任书,落实年度工作任务,全省防震减灾目标责任管理不断健全和完善,有力地推动了全省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贯彻落实中国地震局《关于加强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印发了《市县人员配备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县(市、区)地震机构建设的意见》,极大的完善了全省县级地震机构和队伍建设。每年利用省级财政15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开展面向市县地震机构的防震减灾工作基础能力提升工程,夯实了市县防震减灾基础工作能力。
强化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中以各类示范创建活动为抓手,调动全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现有社会资源的作用,向全社会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全省各地抵御地震灾害能力。开展了全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防震减灾示范企业、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防震减灾示范县区、防震减灾示范城市等一系列示范创建工作,全省共创建国家级示范社区31个,省级示范社区50个;省级示范学校137所;省级示范企业3家;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2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3个;国家示范县区3个,省级示范县区10个;1个国家级示范城市正在创建,较好地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重视防震减灾宣教工作,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纳入《全民科普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内容,指导并规范是市县坚持不懈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探索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的新方法、新途径。在全省逐步形成了领导重视、全员参与、面向社会、贴近民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宣传格局,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影响广泛、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利用网络、微博等新媒体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在创新宣传方式,拓展宣传渠道上做出积极有益的探索。每年在"防灾减灾日"和"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周"组织和启动大型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大大提升了防震减灾宣传的效果,增强了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