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示范区在贯彻省两会精神中,结合当地实际加快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通过实施城市园林建设工程,让农科城变的更绿、更美。 这几天,是杨凌东环线绿道工程树木栽植的关键时刻,负责工程监理的崔德本忙的不可开交,每棵树木从入场到栽植,他都得严格把关。像这棵土球破损的雪松一样,因为质量问题被老崔退回去的树木就有200多棵。 陕西恒泰监理公司总监崔德本:“这个土球在吊装的过程中不合格的坚决不能栽,要确保工程质量。” 占地16万平方米,总长3.7公里的杨凌东环线绿道工程超前规划,将4.5米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贯穿于树丛之中,通过微地形的设计,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陕西恒泰监理公司总监崔德本:“微地形这块原来只有公园里才可以看到,小路啊,步道啊,这些从公园里把它搬出来了,搬到人行道上,所以人行道骑车的舒适感和逛公园没什么两样,这是一种新的设计理念。” 正当记者和老崔交谈时,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郭社荣来到这里。了解施工情况,现场解决遇到的问题,并一再叮咛要确保质量,用好资金。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郭社荣:“咱们现在财力有限,还是要把钱用在刀刃上,把钱花好,你一分钱要花的像一分钱。” 郭社荣告诉记者,2009年,围绕杨凌城区一块100亩黄金地段的用途有两种不同意见,一个是用做房地产开发,可以有近两个亿的财政收入,另一个是建设树木园,需要3000多万的财政投入。最后,树木园建成了,一里一外的2.3亿元换来了百姓的笑脸,他觉得值。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郭社荣:“杨凌园林建设是老百姓看的见,享受得着的。我们要让杨凌的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美好。” 从2010年前每年100万元到现在每年6000万元的投入,杨凌先后建成了教稼园、树木园等5处广场公园和12块上万平米的大绿地,现在城区绿地面积达到260万平米,人均公共绿地达13.5平方米。(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