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村地处揉谷镇西南,下设四个村民小组,住户401户,村民1825人,耕地1700亩,党员38人。
一,村级组织情况:村党支部健全,有书记1人,委员3人;村委会有副主任1人,委员3人。设有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1人,委员2人)、村民民主理财小组(有组长1人,成员16人),存在问题主要是没有村委会主任。村上民间社团机构有调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妇联、团委、民兵连,这些机构都能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但由于报酬没有落实,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二、村集体经济情况(截止2011年底)
1、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白龙村有固定资产383万,其中土地65亩,占地3亩的村委会一处,电网50万。
2、村收入情况:
(1)、补助收入31876.00元。其中:拨入2010年村干部工资21660.00;拨入2011年村级组织运转经费10216.00元。
(2)、其他收入20798.69元。其中:拨入2011年人口普查经费956.00元;拨入修高铁赔付16824.00元;拨入选举经费1045.00元;银行结息1973.69元。
3、村支出情况
(1)、管理费用支出175724.90元。其中:办公费8228.50元;村干部工资102510.00元;差旅费117.00元;征订报刊费198.00元;交通费5042.00元;通讯费1200.00元;管理性固定资产构建支出38176.00元(其中:村部建设35981.00元;买泵2195.00)元。招待费8728.00元;其他杂项支出11525.40元。
(2)、其他支出96714.30元。其中:修庙坡支出9853.00元;卫生整治9444.00元;人口普查956.00元;捐款及利息支出4318.00元;打井及配套支出72143.30元。
4、村级债权债务情况:债权共12.5万元,是2008年以前群众欠村上的统筹款。债务6.75万,其中:贷款未还2万元,2011年打井、卫生整治等透支4.75万。
5、村财务管理情况:村帐镇管,报账员4人(村干部兼任),村财务每季度公开一次。
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村级集体经济新增长点缺乏。白龙村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区位和发展条件差,除土地资源外没有其它资源,好的发展项目难寻,加之自身缺乏资金积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突破不太现实。近几年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常常也是利润微薄,杯水车薪支撑不起村级各项事业的发展,缺少经济增长点。由于人畜饮水问题没有解决,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更是难上加难。
二是产业发展层次较低、规模较小。通过土地、原村委会出租等方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效益很低。
三是帮扶资金投入不足。由于白龙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近几年投入大部分集中安排在解决环境卫生治理和民生工程上,为群众办了一些实事,但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方面没有投入。
四是村干部文化水平较低,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对经济发展缺乏充分的认识;“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对发展集体经济不热心,不主动去想点子,找路子;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思路,满足于出租房屋、土地等微薄的租金收入,严重影响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四、对促进白龙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
(一)强化组织领导。近几年来,尽管白龙村集体经济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与全区其它村的差距依然十分明显。集体经济发展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先天不足、资金不足的原因,也有发展模式传统、逐年积累空白的原因,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是区委、区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作出的重要举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有新的突破,要统筹谋划,明确目标,合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白龙村应根据当地实际,走特色发展、规模经营的路子。白龙村没有其它资源,应针对土地做文章,依托市场谋发展。通过专门安排财政资金,发挥土地集约、资金集中、技术更新和市场引导的作用,培育洋葱等经济主导产业,促进村集体和农户增收。
(三)立足于自身。加快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白龙村要提高自我发展意识,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主动应对和积极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要教育和动员干部村民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坚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 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努力推动白龙村经济的发展,为建设新农村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