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杨凌示范区规划建设局关于2012年工作总结的报告

来源:住建局 发布时间:2012-12-27 15:32

管委会:

    2012年,在党工委管委会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规划建设局认真贯彻落实示范区2012年工作会议精神和园林杨凌建设动员大会的各项工作部署,以目标责任制为抓手、以“双提升”活动为保障,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进展情况较好。

    一、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做美城市、做大五泉、做好社区”的城乡建设总体要求,全力推进杨凌次核心城市建设和统筹城乡工作深入发展。2012年新开工建设项目48项,总建筑面积128.6万平方米,比2011年增长143%。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3.3亿元,房地产投资18.44亿元,分别比2011年增加51%和77.6%。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15.3%,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1.5%。建筑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规划编制和管理,规划调控引领作用得到增强

按照《杨凌城乡总体规划》,全年编制完成《城乡生态景观体系规划》、《城市亮化规划》、《高档居住社区和城市商业中心规划》、《渭惠路景观及两侧规划》、《城市交通及市政专项规划》、《邰城北路两侧规划》、《供电专项规划》等七项规划及《行政中心城市设计》、《杨凌大道全线工程设计》、《会展区规划及展馆方案设计》、《扶杨眉一级公路初步设计》等四项重大工程设计,引领“园林杨凌”建设。根据市政和重点项目建设需要,启动覆盖城市规划区的供热管网设计和种子产业园、创新创业园公司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规划对城乡建设的调控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加强规划管理。严格规划审批制度,认真做好各规划之间的有序衔接,初步形成覆盖全区的城乡综合规划体系,确保城乡有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实行规划批前公示、批后公告和规划验收制度,督促并检查各项目建设单位设置规划公示牌,鼓励社会全员参与城市规划管理。开展规划执法检查,坚决依法查处未批先建、少批多建,擅自变更容积率等行为,提高规划兑现率,维护规划的法规性和严肃性。全年共核发选址意见书57份,用地规划许可证56份,工程规划许可证70份。

(二)推进项目建设,城市综合承载力不断提高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15亿元。杨凌大道全线开工,石头河引水工程和新水厂建设完工,石头河水已通达城区。开展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职院自备井供水区域调查,制定了自备井管理办法,推进城市供水工程建设。渭河大桥除险加固、新桥路和长青路易涝点改造、博学路北段、渭河堤顶路、杨扶路穿陇海铁路工程完工。加强协调联系,积极推进铁路物流中心建设,工程实质性启动建设。

研究中省对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工作的扶持补助政策,全年累计争取到位资金2.85亿元,合同引资6.1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94亿元。

三)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房地产市场发展平稳

认真落实中省保障房建设的任务要求和管委会工作安排,构建并完善4+1住房供应体系,全力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设。2012年省政府下达杨凌保障房建设任务是: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1.03万套∕户,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1.02亿元,全年竣工9000套(户),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500户。截止目前,2012年度保障房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各项工程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26.95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28.21%;竣工9282套,占目标任务的103.13%,完成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635户,占目标任务的109%。制订了《公租房管理办法》和《廉租房管理办法》,规范保障房建设和建成管理。健全社区、街道和住房保障部门三级审核公示制度,形成科学有序、通盘办事高效、公开透明的工作机制。首家在《陕西日报》和杨凌公众信息网进行“十二五”保障对象轮候公示,确保住房保障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对已竣工的保障房小区安装了“陕西省保障性安居工程标志”及楼栋号永久性标志,对在建工程在公示牌上标注“保障性安居工程”标识,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建立和完善保障房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同全省联网对接,加强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

继续做好房地产调控,制定并向社会公布了新建住房价格调控目标,采取公布房源和明码标价,预售价格监管等多种方式,严格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今年商品房总投资18.4亿元,新建商品房面积44.38万平方米,商品房市场供需平稳。

(四)全力做好重点镇建设,五泉建设快速推进

按照重点镇建设标准化模块化要求,共安排建设项目9个,其中新区建设项目7个,老城区改造提升项目2个,完成投资3.2亿元。供热中心、供水工程开工建设。建成安置小区一期、公园文化娱乐中心、五泉卫生院、中小学改扩建工程,已进入群众组团选房阶段。五泉镇在全省31个重点镇排名前列。5月18日,全省重点镇建设季度讲评会在五泉镇召开。

(五)推进交通运输工作,区域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提升

以加快区域干线公路连接为核心,建设现代物流中心为重点,推进交通运输工作。连接关中南北环线、贯通杨凌西部的扶杨眉一级公路项目启动建设,杨扶路改线工程开始施工。公铁联动的汽车物流中心项目进展顺利,信息大楼主体工程已完工。编制汽车客运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已完成规划用地报批等前期手续。

(六)加强行业管理,建筑市场秩序健康发展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全区48个在建项目全部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深入开展“质量月”活动,以健全责任主体质量体系和规范施工行为为重点,加强质量控制。全年共开展质量及安全生产大检查8次,专项整治活动4次,排查隐患109条,下发整改通知书14份,有效防范和遏制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施工环境规范有序。全年创建市级文明工地12个,省级文明工地4个,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5%。继续抓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招投标管理,今年政府投资项目和社会公益性建设项目共计71个,投资额22亿元,全部进行工程招投标,招标率100%。

全面实施《陕西省物业服务指导标准》,制定《杨凌示范区关于加强物业管理工作的意见(试行)》,指导和规范全区物业工作。切实履行行业管理职能,全年处理了田园居、永丰嘉苑、化建家园等小区物业纠纷50多起,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七)全面开展“双提升”活动和党风廉政建设、内部管理得到加强

制定《杨凌示范区规划建设局职工素质与效能双提升工作方案》,全面加强机关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推行服务承诺制、目标责任制、监督考核制,强化抓落实的工作力度,提升机关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落实“一岗双责”,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和领导大下访活动,全年共接访上访群众62人次,办结交办转办信访案件26起,答复处理网络投诉事件198起,化解处理群体性上访事件3起。做到了矛盾化解在一线,问题解决在基层。   

  2012年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工作中也存在如下问题:

    1、行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规划建设监管仍存在盲区,不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未批先建,违反规划进行建设的现象仍存在。深入调查研究不够,在公交出租管理,城市投融资体制建立等方面还未建立科学有效的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距离居民要求仍有较大差距。随着城市骨架的迅速扩展,医院、幼儿园等公用设施建设不足,城市集中供热矛盾突出,不能满足人才引进、群众生活和企业发展需要。

    3、人员配备不足,工作力量薄弱。规划建设队伍整体水平和力量不适应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物业管理、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2013年工作计划

(一)  加强规划管理

按照 “园林杨凌”和宜居城市发展定位,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提高城乡规划综合配套和衔接覆盖。指导推进西片区建设和建成区的提升改造。

做好保障房安居工程

认真落实中省保障房建设的任务要求和管委会工作安排,继续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2013年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1.05万套(户),其中公租房115套、廉租房3984套,限价商品房220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4204户,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000户。积极做好项目协调保障工作,解决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推进项目建设。

(三)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按照科学合理、适度超前,三年基本完成35平方公里主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推进杨凌大道全线建设和杨凌大道片区行政中心、城市CBD建设,引领带动西片区建设。加快老城区改造,扩大石头河供水管网的覆盖面,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农科路、北干渠路等市政道路工程,实施天然气和高压线廊改线工程。

(四)加快重点镇建设

继续抓好五泉重点镇建设,年内实施建设项目7个,总投资3.1亿元。支持五泉镇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和引导符合产业规划的农业产业化项目落户,促进镇域经济发展。建设好全省21个省级新型农村社区试点之一的揉谷社区、带动大寨、杨村社区建设,培育规模适度、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管理有序的新型农村社区。

(五)加强交通运输工作

推进铁路物流中心、汽车一级客运站、高铁客专等项目建设。合理布局公交站点,推进公交运营线路向农村社区和工业集中区延伸。加大运输市场整顿力度,稳步推进公交客运和出租经营体制改革。

(六)强化建筑市场管理

严格市场准入,建立建筑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严格工程质量管理,加强建筑材料的抽验复检,全面实施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突出对住房工程质量监管。深化文明工地创建活动,推进工程建设质量整体提升。严格工程招投标管理,政府性投资项目,全部实行公开招投标,严查场外交易和规避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