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暴雨灾害天气,可能出现城市内涝现象,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甚至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日前,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省气象局就此问题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展城市内涝预报预警与防治。根据框架协议,双方将从四个工作领域开展合作。
建立健全城市内涝检测体系
市县在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中应将城市降雨监测站网纳入建设规划编制,并利用城市公共信息平台进行雨情、内涝等实时信息的共享工作。
联合修订暴雨雨强公式
双方将联合开展城市致灾强降水精细化预报预警技术研究,建设城市内涝预报预警业务体系,联合修订城市暴雨雨强公式,完善城市雨强标准。
据了解,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是城市室外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它依据水文气象频率分析理论,基于逐分钟的降雨记录数据,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到的城市暴雨量、暴雨强度、降雨历时、时间空间的分布等,是科学表达城市降雨规律的一种方法。
开展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论证
双方将针对城市热岛效应、降雨雪、大气扩散与大风等气象灾害对城市运行影响进行评估,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
开展城市内涝应急气象服务和防治
双方将开展城市内涝气象服务工作,并指导市县建立城市内涝气象服务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等级、内涵及相应的处置程序和措施,建设城市内涝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和设施。
另据了解,省住建厅和省气象局已经联合成立了城市内涝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建立双方合作和交流机制,以共同努力提高城市防汛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梁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