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坚持项目带动 壮大镇域产业 着力打造现代沿渭示范镇

来源:住建局 发布时间:2016-06-14 08:38

  揉谷镇位于杨陵区西南部,总面积36.1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共8558户,38000人。全镇面积54163亩,耕地面积37500亩。

2013年7月,揉谷镇被省政府列为8个沿渭重点示范镇之后,我们积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持把揉谷重点示范镇建设作为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突出项目带动,整合各种资源,加快建设进度,经过不懈努力,揉谷镇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各类产业全面快速推进,重点示范镇建设初具规模。

一、科学规划,准确定位

在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高起点定位、高层次规划、高标准建设、分年度实施”为工作思路。按照“杨凌城市副中心,农业发达、适宜养老的沿渭优美重点示范镇”为目标,积极做好揉谷镇的规划制定工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揉谷“一个镇区和两个新型农村社区”的新型镇村格局和以现代农业为主,旅游业、服务业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2013年8月14日,由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杨凌示范区规划建设局联合编制的《揉谷重点示范镇总体规划方案》通过了省建设厅的专家评审,规划充分突显了沿渭滨水和田园风光的优美小镇特色。规划共占地7043亩,分为主镇区、养老社区和新型农村社区3个部分,计划通过3年左右全面完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性住房等建设任务,使镇区居住人口达到2.7万人。目前,重点镇各项建设工作正按照规划要求积极推进。今年我们将按照省建设厅对沿渭重点示范镇的要求积极规划、加大招商对渭河沿岸进行建设。

二、项目带动,模块推进

我们按照三年基本完成揉谷镇建设任务的要求,明确项目,落实责任,倒排工期全面推进项目建设顺利进行。计划到2016年底实施各类项目26个,总投资28亿元。在省建设厅和示范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揉谷重点镇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到目前为止,揉谷镇的框架已经显现,姜嫄路(长535米,宽40米)、渭惠西路(已建成长2000米,宽60米)、广场南路(长333米,宽15米)等6个基础设施项目已全部竣工,完成公路里程共6公里左右;中学(建筑面积8532平方米,其他设施建筑1037平方米)、小学(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幼儿园(建筑面积2775平方米)、卫生计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2889平方米的办公楼,建筑面积581平方米的附属设施)、文体活动中心(建筑面积2889平方米)等7个公共服务设施已建成投用,变电站、派出所已基本建成;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揉谷中心社区已建成,首批百余户群众已经入住社区。同时,姜嫄文化广场、城南路、杨青路以及商服中心、社区3栋保障房等项目正在积极建设之中,107省道、社区二期、人工湖、养老社区等都已陆续开工。

在抓好主镇区建设的同时,我们积极搞好农村社区建设。占地300余亩、总投资2.2亿元的秦丰新型农村社区已完成建设任务的95%,完成投资2亿元,预计今年下半年迎来首批职业农民入住。

在抓好项目建设的同时,我们积极做好项目管理,明确了项目包抓领导,落实了项目包抓责任制,从质量、进度、安全三个方面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区上每周召开一次项目建设协调会,每个月对项目进行一次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使项目建设全面顺利进行。

三、多元筹资,创新机制

在抓好政府投资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重点镇建设。一方面,在用好省上1000万元重点镇专项资金的基础上,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全力支持重点镇建设,同时区财政每年专项列支500万元用于重点示范镇建设;充分利用省上安排的1000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在确保安置进镇农民的基础上,拿出部分土地通过招拍挂进行商业开发,盘活土地资源,努力实现土地、资金“两个平衡”。 另一方面,利用市场资源,创新机制,坚持市场化运作方式,充分利用城投公司的融资平台,大力推行BT建设模式,同时探索PPP模式;撬动社会资金,运用市场化机制,采用“谁开发,谁受益”模式,吸纳民间资本投入重点镇建设。这些举措,较好地破解了资金难题,加快了重点示范镇的建设进度。

四、产业支撑,统筹发展

结合全区产业布局和特点,我们把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休闲旅游业、养老服务业作为揉谷镇域的主导产业。着力抓好现代农业。已建成设施农业1.5万亩,成立3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洋葱等露地蔬菜5003亩,新建经济林果2200亩、苗圃1104亩;铺设低压管道10公里,新修基耕路6公里,实现了“水、林、田、园”的合理布局。稳步推进土地流转。组建土地银行10家,流转土地1.7万亩,实施了合作社提升、职业农民培训、家庭农场建设三大工程,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切实增加农民收入,2015年揉谷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271元,为农民进镇入住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加快发展旅游业和养老服务业。充分利用沿渭休闲带和农业观光带的优势,突出养老社区建设,使揉谷镇成为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幸福家园。同时在渭水之滨规划了城市运动公园、老年休闲娱乐中心、湿地公园、儿童沙滩浴场、滨河广场和迎宾广场等项目,目前各项工作正在准备之中。

五、提高重视,加强领导

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揉谷重点示范镇建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政策、部署工作,并成立了揉谷重点镇建设管理委员会,专项负责揉谷重点镇的规划、建设、协调等相关工作。示范区和杨陵区先后出台了《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办法》、《加快推进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实施办法》、《加快揉谷重点示范镇建设的意见》、《揉谷镇中心社区安置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同时,为增强重点示范镇建设活力,我区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城乡24项政策一体化,这些都为重点示范镇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有力保障。我们始终高度重视重点镇的宣传和群众工作。在宣传方面,我们按照“五个一”的要求,在镇区中心新建了高标准的揉谷镇规划展厅,制作了揉谷镇规划沙盘和宣传片、宣传册;先后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村组干部参观展厅,使他们全面了解揉谷镇的规划、政策和建设情况,切实提高了重点镇建设的宣传效果。同时,我们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强化农民主体地位,从规划、建设到相关政策的出台等各个环节,都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群众主动参与示范镇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工程建设中,我们选聘群众代表为质量监督员,跟踪检查建设管理和施工质量,力争将每一个项目建成领导放心、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

下一步,我们将全方位的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农民进镇居住,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城镇化给他们带来的生活便利。同时,我们将按照新建和改造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进一步整合镇域社区,培养职业农民,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我们将进一步的明晰产业发展思路,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水平,全面推动城镇化建设。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坚持群众入驻和群众致富并重,把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实现揉谷镇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