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刚才,我们现场观摩了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的规划建设情况,可以看出河庄坪镇在公共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产业园区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我感觉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延安市委、市政府和宝塔区委、区政府对河庄坪镇的建设高度重视,区上成立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多次亲临建设一线,现场办公,选调精干力量推进建设。二是注重规划引领。河庄坪镇在建设初期就编制完成了镇区控规、新区和旧区改造修规、产业规划、镇域社区规划和排水专项规划等8个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多规融合”,并根据实际不断修编完善,做到新、旧区风格统一,相得益彰。三是多方筹措资金。延安市财政每年给予1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将旧城区改造的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精心策划包装,纳入棚户区改造项目编报,与驻镇企业长庆采油一厂共建共享,引进了延百等几家大型民营企业,有效解决了建设资金问题。四是注重产业配套。引进了“圣地河谷”文化旅游项目,围绕苹果、蔬菜、农家乐等建设生态农业园区,各类园区建成后可提供2万个就业岗位,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支撑。刚才,宝塔区已经做了很好的经验介绍,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
下面,我就全省重点示范镇建设进展情况进行讲评。
一、总体进展情况
2011年3月以来,各市、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重点示范镇建设的决策部署,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十二五”期间,35个省级重点示范镇累计完成投资479.12亿元,其中,2015年完成投资109.72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37.2%。今年1—6月,35个省级重点示范镇新开工建设项目338个,完成投资50.5亿元,占年度任务的49.45%。五年来,重点示范镇镇区面积扩大68.8平方公里,吸纳进镇人口51.5万人,落户各类企业10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达47万个,“五年达标建成”的任务圆满完成,主要取得了以下五个方面的成效。
一是形成了有效的推进机制。省委省政府连续三年把重点示范镇建设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省财政厅、国土厅及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全力支持重点示范镇建设。我厅以项目为抓手,坚持模块化规划,标准化建设,新区、老区、社区、园区,四位一体,同步推进。建立了“月通报、季讲评、半年观摩、年终奖励”的考核机制。各市县成立了政府领导任组长的重点示范镇领导小组,抽调专人组建机构,出台政策全力推进,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是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截止2015年底,35个重点示范镇累计建设道路227.98公里,垃圾、污水处理厂55个,新建学校30个,医院19个,幼儿园27个,文体中心(广场)52个,各类房屋518万平方米,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三是沿渭景观带建设初显成效。8个沿渭重点示范镇充分利用重点示范镇和渭河治理政策,编制了沿渭景观带专项规划,集中建设了一批旅游休闲项目,沿渭小镇雏形显现。
四是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各重点示范镇依据自身资源禀赋,相继建成了一批新型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文化旅游园区及现代物流园区,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378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五是城镇人口聚集加快。各重点示范镇以各类产业园区为载体,吸引更多的人进城落户、就业、创业、置业,吸纳进镇人口51.5万人。35个重点示范镇城镇化率由建设之初的44.7%增加到2015年的56.0%,年均增长2.3个百分点。
二、各镇建设进展点评
按照《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目标任务考核办法》,我厅对各镇2015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投资力度、整体形象、建设进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评,经省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审定,确定了各镇的综合排名。
从2015年排名变化看,与2014年相比,排名上升的有16个镇,眉县汤峪上升为第1名,上升超过五位的有宝塔区河庄坪、蒲城孙镇、王益区黄堡、延川永坪等4个镇,超过三位的有凤翔柳林、阎良区关山、子长杨家园则、长安区滦镇等4个镇。排名下降较快的有兴平西吴、华州区瓜坡、礼泉烟霞、洛川交口河等4个镇。从排名情况可以看出,凡是县(区)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支持到位,特别是主要领导亲自上手,亲自督办的镇排名就靠前,凡是政策措施不力,责任不明确的推进速度就慢,排名就靠后。处在前列的镇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更要认识到靠后镇的后发势头,稍有懈怠就会掉队。处于后位的镇,一定要找准症结,夯实责任,强化措施,努力赶超。
从“十二五”建设成效看,各重点示范镇都完成了每年的年度目标任务。新区道路、学校、住房等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90.4亿元,住房完成投资216.6亿元。眉县汤峪、蓝田汤峪、杨陵区五泉、南郑大河坎、凤翔柳林等24个镇的新区基本建成。
从产业发展看,原35个镇中有24个镇初步建成产业园区,其中眉县汤峪、南郑大河坎、商州区沙河子、兴平西吴、高陵区泾渭等18个镇的产业园区产值超过1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万个的有户县草堂、长武亭口、南郑大河坎、黄陵店头等10个镇,超过5000个的有宝塔区河庄坪、蓝田汤峪、商州区沙河子、子长杨家园则、王益区黄堡、眉县常兴等12个镇,其余各镇都在5000个以下。
从人口聚集看,35个重点示范镇累计吸纳进镇人口51.5万人,其中吸纳人口2万人以上的有南郑大河坎、长武亭口等两个镇,吸纳1万人以上的有户县草堂、延川永坪、洛川交口河、商州区沙河子、高陵区泾渭、兴平西吴、王益区黄堡等14个镇,吸纳人口5000—1万人的有宝塔区河庄坪、蓝田汤峪、阎良区关山、长安区滦镇、凤翔柳林、蒲城孙镇、子长杨家园则等7个镇,其他镇不足5000人。
从住房入住率看,35个镇累计建设住房6.12万套,已分配入住2.97万套,入住率为48.46%。其中入住率超过60%以上的有杨陵区五泉、凤翔柳林、华州区瓜坡、南郑大河坎、商州区沙河子、子长杨家园则、黄陵店头、蓝田汤峪等8个镇。入住率不足30%的有阎良区关山、王益区黄堡、洛川交口河、临潼区零口、蒲城孙镇等5个镇。尚未入住的有礼泉烟霞、兴平西吴、潼关秦东、杨陵区揉谷等4个镇。
从2016年1—6月完成投资看,完成年度目标任务60%以上的有阎良区关山、长安区滦镇、南郑大河坎、眉县常兴等4个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在50%—60%的有眉县汤峪、杨陵区五泉、彬县新民、户县草堂、蒲城孙镇、宝塔区河庄坪、洛川交口河、临潼区零口、周至哑柏、凤翔柳林、兴平西吴、商州区沙河子等13个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在30%—50%的有华州区瓜坡、子长杨家园则、长武亭口、王益区黄堡、礼泉烟霞、延川永坪、高陵区泾渭、蓝田汤峪等8个镇。潼关秦东仅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15%。黄陵店头、杨陵区揉谷、扶风法门等3个镇未按时上报月报。
从政策支持看,西安市先后出台了多个支持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文件,每年安排每个重点示范镇补助1000万元,另外每年还安排1000万元对进入省级考核优秀档次的镇给予奖励。宝鸡市给予重点示范镇每镇每年500万配套资金。咸阳市给予重点示范镇每镇每年300万元的资金扶持政策,同时为每个镇争取、调剂土地增减挂钩或建设用地指标300—500亩。延安市给予重点示范镇每镇每年1000万元建设资金。安康市财政安排每镇每年100万元,并对进入全省前十名的再奖励50万元。商洛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省市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以奖代补。商州区2015年给予沙河子重点示范镇财政资金1560万元。南郑、户县等县(区)财政配套专项资金250万。其他县区尚未安排财政专项资金。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十三五”期间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并对重点示范镇进行了动态调整,重点示范镇要按照打造县域副中心的目标和多规融合的要求,不断提升规划建设水平,完善设施功能,发展特色产业,加快人口聚集,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关于下一步的工作,一会儿杨厅长还将做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落实,我先安排几项具体工作。
一是加快规划修编。各市、县要按照省上的要求,逐镇完善提升建设总体规划。保留下来的29个镇要在2011年总体规划基础上编制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区域要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细化到街巷、建筑。新进的6个镇要按照重点示范镇建设规划编制要求,迅速组织技术力量加快规划编制工作,总体规划深度要达到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度。规划编制原则上要在8月底完成,规划修编技术审查由各市规划主管部门负责,9月底前报省住建厅备案。新调整的6个镇总体规划由省厅组织技术审查,审查通过后按程序审批。省上跟踪指导考核的市级重点镇规划编制要比照省级重点示范镇的要求,于9月底完成,报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查。
二是加快建设进度。各镇要对照规划,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加快道路、供水、供气、管网、绿化、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列入今年目标任务的建设项目,要按时间节点逐项分解任务,夯实责任。原29个镇今年年底前续建的道路、垃圾污水处理场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项目要全部投入使用,新区住房入住率要达到80%以上。新调整的6个镇和省上跟踪指导考核的20个市级重点镇要在7月20日前将今年的年度目标任务上报省厅,从7月起开始上报月报,三季度纳入考核。有移民搬迁任务的重点示范镇,移民安置点要优先安排在新区建设。各市住建部门要逐月开展项目督查,确保建设力度不减,速度不降。
三是加快生态建设。前不久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意见》,省住建厅等十部门下发了《陕西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各重点示范镇和省上跟踪指导考核的20个市级重点镇要认真按照上述两个文件的要求,对生态环境的设施逐一进行“对标”,把重点示范镇率先建成全省农村人居环境的示范标杆镇。同时,要抓好镇区的镇容镇貌管理工作,建立管理制度,配备队伍和专职保洁员,集中整治生活垃圾乱扔乱倒等违规行为。
四是加快产业聚集。各镇都要制定和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主导产业,发展重点,保障措施,引导中省重点项目以及教育、养老、休闲观光向重点示范镇布局,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带动农民进镇落户、创业。今年省上将加大对各镇产业和人口聚集的考核力度。
五是加快扩权强镇。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省级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尽快向重点示范镇下放管理权限,建立分税制财政体制,理顺县级部门与重点示范镇之间的关系。要结合实际对机构、职能进行调整,所有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要全部进入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
六是加强督查考核。省委省政府今年继续把重点示范镇建设工作纳入对各市(区)委、市政府的目标责任考核。今天会上印发了重点示范镇的考核办法,请各市参照省上的考核办法,对辖区内的两类镇和市级重点镇进行跟踪考核,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总结会,更是一次加压鼓劲会,希望重点示范镇所在市、县,进一步夯实责任,强化措施,凝心聚力,力争使重点示范镇在“十三五”期间上水平、上台阶,成为我省最有发展潜力最有魅力的特色小城镇。